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1日表示,由于需要更多时间来确认通胀率正稳步回落至2%的目标股票股票配资,欧洲央行不急于进一步降息。
刘禹锡因一首赏花小诗被贬14年,归来后赌气又写一首,成千古经典
如果说谁是唐朝最倒霉的诗人?
我想说,是刘禹锡。
刘禹锡自幼好学,曾得到名师指点。十九岁时已学有所成,奔赴长安,后来跟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。之后更是连登三科,志得意满,很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。
但让他想不到的是,就因为这个想法,他的倒霉人生也就开始了。
当时,王叔文推行新政,刘禹锡成为了其中的骨干。
但是没过半年,改革失败,刘禹锡就此开始了自己的贬谪生涯。
永贞元年九月,他被贬为连州刺史,十月朝廷追加再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,此后,他在朗州沦落了10年。
元和十年(815),宰相们见宪宗皇帝的气消得差不多了,便把刘禹锡和柳宗元召回长安。
在等待接受任命期间,他也到玄都观去看花,很有感慨,写了这首诗——《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》:
紫陌红尘拂面来,无人不道看花回。
玄都观里桃千树,尽是刘郎去后栽。
意思是,长安街上川流不息,尘土飞扬,人人都说自己是看花归来;这玄都观里的千树桃花,尽是我刘郎去后所栽。
没想到就是这么一首赏花小诗,触怒了包括唐宪宗在内的当权者,还没有接受任命,就又被贬到播州(今贵州遵义),后又改为连州(今广东连县)当刺史。
因为一首诗被贬,这首诗难道不简单?
的确如此。
诗名“戏赠”,便有了调侃、讽喻的意思。
诗人贬朗州整整十年,这十年间,反对“永贞革新”的头儿们提拔了许许多多官员,成为朝廷新贵。
毋庸置疑,他们相互之间存在着隔阂和对立情绪,甚至互相瞧不起,正因如此,诗人要与他们调侃一下。
诗人把他们比作桃花,看起来像是赞美,实质是讽刺。
李白曾把桃李比作谄媚取宠的小人,刘禹锡“尽是刘郎去后栽”这一句,直刺最高统治者的痛处,因而激怒了宪宗,刘禹锡又被贬到了边远地区。
又过了十四年,刘禹锡回到长安,在唐文宗大和二年(828)三月,“重游玄都观,荡然无复一树”,感慨系之,又写了一首诗——《再游玄都观》:
百亩庭中半是苔,桃花净尽菜花开。
种桃道士归何处?前度刘郎今又来!
桃花没有了,当年赶热闹的新贵也不见了,连种桃的道士也不知所踪。
在这十四年中,皇帝由宪宗、穆宗、敬宗传到文宗,已整整换了四个朝代。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,人事变化相当大。但过去打击他的人和一部分势力依然存在。
所以,他写这首诗,是为向对手表明他绝对不会因为屡遭打击而就此屈服的决心。
诗中最后一句,“前度刘郎今又来”,意为世事如云,随风飘散,唯有“刘郎”依然故我,劫后重来,表现出无比的自信和对昙花一现的风云人物的哂笑。
成语“前度刘郎”也是从此诗概括而来的,意思是去了又来的人,代表了历尽劫难而无改贞操的人格典范。
纷繁复杂的斗争、二十三年的困顿与磨难,似乎更激发了诗人与命运抗争的意识,他无比坚定地固守着昔日之本心与理想。
对既往不悔,对当下不惧,对未来无畏,诗人骨子里的倔强与豪气,溢于字里行间,令人感佩。
那么,刘禹锡写完了这首诗,结局又如何呢?
不出意外,一些大臣听说刘禹锡的这首诗,认为他又在发牢骚,又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。
所以不久之后,刘禹锡就又被外放了,彻底被边缘化。
会昌二年,刘禹锡病逝于洛阳,终年71岁,朝廷追赠兵部尚书。
人生如梦,变幻莫测。
玄都观既是刘禹锡的欢乐之地,也是他的滑铁卢;
满园桃花既给他带来了喜悦,也给他带来了劫难;
蓬勃诗兴既为他增光添彩,也使他屡遭不幸,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。
读史至此,感慨良多,为刘禹锡的命运多蹇遗憾,更为他的铮铮铁骨点赞。
刘禹锡以百折不挠的精神、豁达乐观的情怀、豪壮劲健的风骨,面对多舛的命运,为中国古典文学留下了一曲高昂的基调、一副硬朗的筋骨、一种豪迈的气魄。
这是珍贵的文学瑰宝股票股票配资,更是无价的精神财富。
发布于:天津市